logo
  • 加载中...
特产大全
佛头黑陶
时间:2014年08月07日信息来源:山东特产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佛头黑陶作为黄河口制陶文化的唯一代表,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其特点是精巧、挺拔、朴实、仿古。“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是馈赠外宾、鉴赏珍藏的佳品。

  在2006年6月举行的山东国际文博会上,东营市佛头工艺美陶厂生产的佛头黑陶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赞誉,多家厂商纷纷与其签订购货协议,其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

  生产

  东营市佛头黑陶工艺美术厂,最早成立于1988年,生产的产品曾经享誉一时,被著名诗人臧克家赞为“齐鲁黑陶之花”。其生产的佛头黑陶作为黄河口制陶文化的唯一代表,佛头黑陶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特点是精巧、挺拔、朴实、仿古。“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而作为东营惟一的黑陶产地——垦利县胜坨镇佛头寺村,用黄河淤积红泥制作黑陶的工艺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特点

  “佛头黑陶”原有罐、壶、笔筒、花瓶等60多个花色品种,经过民间老艺人的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原有产品花样基础上又进行了文具、书法卷筒、古罐、古鼎、镂空花瓶、千手观音等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云南、广东等全国各大城市,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居家装饰新宠,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黄河口黑陶是黄河流域生活文化的精华,因为黑陶起源地是垦利县胜坨镇佛头寺村,所以也叫“佛头黑陶”。佛头寺村拥有黄河最下游独特的天然红淤泥,是烧制陶器的上乘原料。佛头黑陶已有200多年历史,采用的原料是地下十多米深层黄河自然落下的红淤泥,是由当地艺人结合传统泥陶工艺开发生产,是“火”与“土”的结晶。

  历史

  相传明洪武二(1369)年,山西移民李元成、李元通来到黄河入海口处定居。他们修建茅屋,挖土筑灶,开始了刀耕火种的日子。因为无钱购买生活所需的器皿,他们就想出了用黄河淤泥自己烧制的主意。

  工艺制作

  黑陶原始的制作工艺相当简单。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桩,木桩顶端有一尖顶铁柱。铁柱托着一个锅盖大小的圆盘。为防止圆盘倾斜,取一废旧木车轮轴头固定于圆盘中央,然后套在木桩上。制作时,一人用脚猛蹬木盘的边缘,使其飞速旋转起来。工匠将调制好的泥料垛在木盘上,随旋转的力量,用手将泥料捋制成各种形态的器皿。脱制成形的生坯置于阴凉处风干后装窑烧制,熏蒸数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盆盆罐罐。这些自治的泥陶价格低廉,又结实耐用。用泥罐盛放汤粥,送到田间晒上几个时辰不会变馊。因为这些特点,所以佛头寺的泥陶远销当时的滨县、蒲台(今博兴县)、海丰(今无棣县)、沾化、阳信、利津一带,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流传的歇后语:“佛头寺的黄盆——一套一套的”,可见佛头寺泥陶在黄河口一带的影响。

  工艺发展

  这项工艺历经诸代民间老艺人的精心研究、改进,产品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具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征,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

上一篇:黄河口槐蕾茶
下一篇:黄河口刀鱼
(作者:东营特产编辑:山东特产)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