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德国现代生态农业概况
时间:2014年09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德国农业部部长艾尔瑟·

艾格妮(Ilse Aigner)( BLEMV,2010)认为德国在过去十年中,农业生产力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具有环境亲和力。这其中,技术进步对农业影响巨大,但这并非唯一因素。高技术设备的使用是通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前提的,因此才使德国农业水平达到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水平。同时,德国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坚实走生态农业的路子,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德国形成了农业人才培养一现代农业一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模式,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

1农业整体概览

2010年农业结构发展继续延续了多年的趋势:农业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从1999~2007年间,企业数量从大概472 000家减少到374 500家,下降了20.6%。在这374 000家企业中,从事粮农生产、林业和渔业的农业人员接近130万人,相比1999年减少了12.9%。但他们实现的毛利润却达到了200亿欧元左右。德国农业人口在不断减少情况下,机械化程度却在不断提升,机械设施作业范围从1999年的36.3 hm2提高到2007年的45.3 hm2。在1950年一个农业工人产出的农产品只能养活10个人,到今天可以养活大约140人。同时,德国农业以家庭化经营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小农场,小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这提高了农业人员的归属感,有利于保持和维护现有的价值观,保持德国一贯的农业传统。同时通过农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也给德国农业提供大批高技术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德国的农业经济中(农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在2005年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占据了全德劳动力总数的10%,刚好为400万。如果还加上从事可再生资源(林木加工、造纸)加工的从业人员,约达490万。更确切的说在德国,每8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属于农业。德国的土地中有超过一半的面积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可使用的土地面积总和为1 700百万公顷。德国农业为德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而且还给予很多工作岗位。

2德国的粮食产业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德国农业土地主要用于粮食耕作,其粮食产量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还出口到欧盟各国。在2009年粮食作物的出口就达到了350亿欧元,主要是满足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的需求。同时德国整体农业收益在40 000-50 000欧元左右,保持了很高的收入水平。

同时德国农业在过去十年间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急速的提升。这集中体现在不断提高的单位公顷粮食产,从图3可以看出,德国谷物产量从1985年的5万多吨每公顷提高到了2008年的6.5万吨每公顷。占据耕地面积最多的是粮食种植,占据了整个耕地面积的59%,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农作物。2008年粮食种植面积大约在700万公顷。德国的粮食产量在2009年获得了很高的产量,达到4 950万吨,粮食水平从优质达到非常优质的水准。据2003—2008年的长期数据跟踪调查,粮食产量增长了451万吨。

3德国的畜牧业

畜牧是农业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德国农业中大约60%的收益来自出售畜牧业制品。在2009年肉制品总产量达到了525万吨。德国农业部( BLEMV,2010)认为高效的畜牧产业主要依赖于动物的福利化养殖,从而动物保护与生态农业可以相辅相成。德国奶牛的日均产奶量在18—25 L之间,年产量约为7 000 kg。这些鲜奶及奶制品可以满足21位公民的需求。一头奶牛的日均产奶量可以制造:4盒黄油或者/2.2 kg奶酪以及/19 kg酸奶。表5可以看出德国牛奶产奶量在过去20多年间发生了质的变化,每头牛平均年产奶量从1985年的不到5 000 kg--下跃升至2008年的7 000 kg左右。这其中不仅有品种选育的进步,更有现代化饲养技术的更新。德国的奶牛场实行放养,部分地区在夏季还将奶牛赶至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牧场放牧。这不仅提高了奶牛的生活福利,也为优质奶源奠定了基础。同时德国还将高技术整合到奶牛饲养中,每条牛脖子上套上一个项圈,这是一个电子追踪器,它记录奶牛一起生命信息,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实现自动喂食、挤奶等功能,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虽然牛奶产业在德国农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他的畜牧行业也有很多成绩。德国的畜牧业以猪、牛、羊和禽类为主。从表2可以看出,其整体养殖具有规模化,如生猪生产方面,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生猪生产国。

3.1猪

在2009年5月,德国大约有67 600家企业饲养了总共大约2 690万头生猪。相比2008年11月3日的调查数据,生猪的存栏数提高了0.6个百分点。生猪饲养企业的数量也较2008年11月有轻微增加(+500)。由此,生猪饲养企业从2008年5月到11月持续减少的情况没有再继续发展。存栏母猪数量在下半年轻微增长了0.5%(+11 000头),达到了230万头。而育肥猪的数量增加了2.5%,即276 000头。因此,在2009年5月德国存栏的育肥猪总共有1150万头。德国生猪产量几乎占到欧盟的总量的20%,是欧盟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其牛肉产量为15%,位居欧盟第二。平均而言,德国每家企业饲养了大约398头生猪。但企业规模随地区有很大差异。

3.2牛

在2009年5月成年牛与小牛的整体存栏量相比2008年11月有轻微下跌,跌幅0.3%。在这两年间,牛的整体存栏量保持在大约1 300万头左右,且地区差异微乎其微。根据最新的数据牛肉产量在2009年达到119万吨,下降0.7%。到2009年5月,德国饲养了420万头奶牛。尽管乳业工人处境艰难,奶牛存栏数只略微下降了0.6%。奶制品占到农产品总值的20%,是农业最重要的支柱。

3.3禽类

据2007年5月的统计数据,德国约有73 000家家禽养殖场。至2010年,德国将终止全部的传统禽类养殖法,即把禽类放置在高密度的笼舍中养殖。从现在起,消费者可以享用来自生态化生产,自由放养,田间饲养和小种群饲养的德国蛋禽产品。

4德国的生态农业

4.1农业耕作保持了生物多样性

通过粮农业与林业活动,德国( BLEMV,2011)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耕作环境,即在耕作环境与原始环境中都保持了生物丰富的多样性。在那里生活着德国大部分现存的动植物(约72 000种)。德国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土地类型有草场群落生存环境、草场与牧场,它们得有超过850个典型的绿地物种;而贫瘠的草场得有大约1 000个物种。物种极其丰富的绿地群落生存环境包括干燥或半干燥的草场,它们拥有837种绿地物种。这些物种的潜在功能对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气候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润的草场有392个绿色物种。它们对健康的动物食物及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持德国生物的多样性,又促进德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环保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该项目调查了全德约29%的农业用地,并致力于保持农场生物的多样性并为此投入了4亿欧元。

同时德国在近年来积极推进使企业朝生态经营的模式转变。在1996年,农业企业生态化经营的比例仅仅1.3%(7 353家),农业土地使用生态化的仅有2.1%。到2008年这一企业数量已达到5.3%(19 813),它们经营了5.4%的农用土地。

4.2现代农业减排

利用排干水分的有机土壤、畜牧与矿物质肥料是农业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来源。农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份额据估计在10%。14%之间。德国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了11%左右。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环节的总体气体排放量据调查为16%-20%。在二氧化碳方面,农业的整体排放量为6%,沼气51%。沼气93%是来自牛的饲养,主要是奶牛。但自1990年以来,沼气排放减少了24%。面对严峻的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加等问题,德国农业为了达到生态化经营的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节能减排:高效肥料;节约能源;提高牲畜饲养效率;保持绿地提高土壤腐殖层;扩大生态农业;并刹住对农业与林用土地的超负荷使用(要求直线下降)。

从表3可以看出,德国在实行农业减排措施依赖,各项温室气体指标都呈逐步下降趋势。如甲烷(CH4)的排放已经从1990年的1 038.3万吨减少到了2006年的802.4万吨,减少了23%,成绩喜人。

4.3德国农业与新能源

种植农业和林业都要产生温室气体,但是它们同时也属于特有的经济体,即通过长期稳定的生命体来吸收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积极地保护气候环境。但是由于气候变迁和不断增加的极端气候环境(风暴,暴雨,洪水,干旱)已使得德国种植农业和林业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且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威胁将不断增加。为此,德国制定了几大策略来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良好气候。例如德国大规模种植了可再生原材料。在2009年,就大约有200万公顷的耕地种植了可再生原材料,这占据了德国大概17%的耕地。而且这一种植面积在3年内不会改变。这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种植新能源设备所需的作物(约170万公顷)。因而农业是新能源设备重要的原料来源。在2008年,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产品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大约10 900万吨。

从图5可以看出德国对新能源原材料的重视日益加深,从1998年的50万hm2左右一下跃升至2009年的200万hm2。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采用新能源将是大势所趋,德国很好的顺应了这一形势,为以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德国也积极采纳措施来进一步促进材料与能源的利用。在利用可再生原材料进行发电,取暖和制造燃料方面,德国制定了高效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策略。如关闭利用率不高的产业,提高经济效率和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碳的减排。

通过对可再生原材料的创新性使用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和深化可持续发展。德国现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行业已提供了大约278 000名就业岗位,其中34.5%的岗位(约96 000)从事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在化学与制造领域约53 000个岗位从事可再生原材料的利用。以农业为基础的新兴能源行业初具规模。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能源已成为德国新能源领域最重要的行业。在2008年,生物能源提供的能源约为159 MkWh,占新能源领域的68%,远超风能(约17%)和水能(约9%)。而且新能源在德国的整体动力能源消耗中的份额约5.9%,电能中占4.4%并在供热中占6.9%。并且呈渐渐增长趋势。新能源农业不仅扩大了传统农业的范围,而且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子。不仅为农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在新一波绿色工业中的作用:相比其他新能源,农业以其切实可行、简单高效赢得了更多的青睐。

5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助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德国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卓越成就密不可分。高技术设备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相辅相成,使德国农业水平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德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奉行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双轨体系,即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活动。既要传授整体性的框架知识,还要培养业务技能和学员在企业的责任感。这就超越

了培训只进行固定技能培训的范畴,拥有了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教育意识( Widdowson,1990)。而且初级的职业教育内容及其组织编排上不仅要关注企业现有需要,而且还要关注企业可能需要。这一体系在过去十年的实践中证明是十分切实可行的;与国际同行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地区优势。双轨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教授整体的框架知识,既传授了业务技能,也要培养个人在企业的责任感。

在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德国农业委员会(DBV,2009)负责制定农业教育政策,并从联邦层面来开展长期和有效的工作,以使现行教育政策符合实际需要并采纳以需求为导向的新提议以修订现行政策。这也看出德国职业教育是不断评估现行实际问题与可行教育方案,是教育结果与农业现实动态的契合。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特点是模块化培养模式,它在时间和内容上脱离了单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它的质量控制是基于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框架需求,使教育紧贴需求,而无需做进一步的调整。很多情况下模块化教育能有效贴合新构架与组织模式,尽管这些新构架和模式常常产生新的变体而且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就构建出来。德国农业已经准备好使职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不断适合新需求,并致力于构建贴近实际的创新意见。如果中央层面的联合介入与设定的预期目标超越了现行体系,不具有可行性,模块化培养模式还可以在理论上予以否决,以保持农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与可接受性,从而不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李海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基础部,荣昌402460)

第24卷2012年第1期  2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