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频道
黑色食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利用
时间:2014年09月22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该项目围绕黑色食品产业链,开展了种质资源收集、营养品质遗传与新品种选育、营养和活性物质评价、保健功能与作用机理分析、加工技术集成创新与新产品研制等系统研究。

(1)收集保存了黑米、黑大豆、黑玉米、黑小麦、黑芝麻资源806份,其中黑米378份,自主创制的有113份;构建了516份资源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及特征成分HPLC指纹图谱数据库;提出将种皮黑色作为其营养育种的重要指标。

(2)发现黑米Fe、Zn、Mn、P含量的遗传受种子、母体和细胞质效应作用,并与其粒形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间接选择中小粒形的杂交后代利于改良其营养品质。

(3)创制了营养和活性成分各具特点的黑米新种质113份,其中优异资源8份;选育出黑糯米不育系186A,并率先实现三系配套,填补了国内外黑米杂种优势利用空白;选育出第一个富碘和铁的黑大豆品种“粤引黑大豆1号”。(4)发现黑米、黑大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衰老作用;明确其主要活性物质为天竺葵素-3,5-22葡萄糖苷等4种花色苷类化合物,提出其保健作用的主要机制在于花色苷的抗氧化作用。

(5)研发了能提高活性物质含量的原料萌芽和两段发酵等技术,建立了花色苷的高效制备与稳定化应用工艺,创建了与黑色食品营养功能特点相适应的核心加工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12个,研制新产品40个,获保健食品证书2个,国家和省重点新(名牌)产品8个。(6)黑米和黑大豆品种在全国20个省市推广1060万亩,核心技术在全国36家企业转化应用,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8亿元。

(7)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26篇,其中$CI、EI和国家学报45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1008次;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研究特色,创建了黑色食品的科学技术体系,引领了全国黑色食品产业化发展,为优化农业结构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获奖等级: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陕西省水稻研究所、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张名位、赖来展、李宝健、池建伟、孙玲、彭仲明、吴升华、张瑞芬、徐志宏、陆振猷)

农产品加工业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